2017年8月28日 星期一

影相呈「貓眼」 兒童或眼癌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0807/00176_071.html

眼睛是靈魂之窗,但若不幸患視網膜母細胞瘤,多達八成患者需摘除眼球保存性命。眼科專科醫生指出,視網膜母細胞瘤是兒童常見眼癌,存活率達九成以上,但有家長不願接受現實,拖延為一歲患病兒子摘除眼球,結果病童於半年內由確診至不幸死亡。醫生提醒,若平日在相機閃光燈下拍照時,發現兒童瞳孔出現俗稱「貓眼」情況,可能是患眼癌徵狀,家長必須留意。


眼科專科醫生任卓昇表示,視網膜母細胞瘤為兒童眼癌,由遺傳性或偶發性基因突變引起,多於五歲前發病,本港每年約五至十宗新症。由於幼童不懂表達,往往待家長發現子女視力變差,走路時左搖右擺,跌跌撞撞時,始前往求醫。八成個案確診時已達末期癌症,需摘除眼球:「很多家長其實於求診兩丶三個月前已發現孩子不妥,正正是那段時間足以令癌細胞迅速生長。」

家長拒兒摘眼致半年不治

為阻止癌細胞擴散,醫生需立即替患者做手術,切斷眼球與眼窩間的神經線和血管。任卓昇說,現時眼球摘除技術十分先進,患者接受全身麻痹,術前術後均不會感痛楚,傷口約一個月可愈合。手術前,醫護人員會透過小遊戲,讓幼童對手術程序有心理準備。醫生會在眼睛結膜注入纖維填充物料,形成人工「義眼」,再因應患者面形及眼睛大小,配上像是加厚版的有色隱形眼鏡,模仿瞳孔外觀。
任卓昇說,摘除一邊眼球後,眼癌康復者的視野會失去立體感,降低對運動和美術觸覺,但幼童適應力強,長大後仍能繼續正常生活。曾有家長擔心影響子女外觀,即使眼球已完全失去視力,仍堅持不願讓一歲兒子摘除眼球,轉而採用坊間偏門療法,結果男童由確診至不治離世僅約半年時間。

及早發現治療可控制腫瘤

視網膜母細胞瘤愈早發現,治療效果愈佳,早期透過激光或冷凍治療可控制腫瘤,保住眼球和雙眼視力。任卓昇提醒,視網膜母細胞瘤初期徵狀包括斜視眼丶發炎發紅丶青光眼等問題,最明顯為白瞳症,由於眼內腫瘤遮擋血管,經光線反射時呈現如「貓眼」般白色瞳孔。

莫樹錦:原位癌是治癒率最高的癌症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1873239/?r=mcsdfb

苦思量,終於想到了,最好的解說應當如下:「丈夫公司出現新同事,年過三十但可說美貌與智慧兼備,很快便成為丈夫得力助手,而他對她的欣賞也慢慢出現變化,從欣賞到傾慕再到愛意,但丈夫素來重原則,要保護家庭的同時,亦堅拒辦公室戀情,故即使外出公幹的大好時機,丈夫也絕不會越軌。」
這丈夫正是「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的最佳解說,基因已轉變,細胞已擁有成為腫瘤的潛能,就如丈夫心裏早已存着對另一個女人的愛意,只是礙於種種外在環境因素,癌變細胞未能侵佔附近組織,亦沒有擴散,也就如丈夫未有走出第一步越軌行為。
原位癌極為普遍,最常見包括皮膚原位癌(Bowen's disease)、肺腺原位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乳腺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和子宮頸原位癌(Cervical carcinoma in situ)。
它們的共通點有二,其一為假以時日這些原位癌定會變成真正癌症腫瘤,其二乃它們生長緩慢,例如子宮頸原位癌便要七到十年才呈現,惟對肺癌而言,原位癌就像磨砂玻璃般影像(Ground-glass Opacity),可是這種影像極為複雜,有真有假有良有惡,定要小心跟進,才能作出合適臨床決定。
而最常見的子宮頸原位癌和皮膚原位癌,兩項皆可能靠肉眼察見,前者當然是靠婦科醫生,而後者可以見到一處久久不散的紅斑點,重點仍然是及早醫治。
再談一談最常見幾種原位癌。
首先,要知道原位癌是代表細胞產生基因變異,但絕大部分並未成為硬塊腫瘤,大部分患者全無病徵之餘,亦觸摸不到癌腫或有疼痛之處,故此,早期診斷便只能靠儀器或血液測試,再加上醫療人員的小心觀察,才能成事。
從乳腺管原位癌開始,Mammogram(乳房X光檢查)是主要方法,在這X光照妖鏡下,會見到微型鈣化點(microcalcification),大小可能只有2至3mm,就算經驗豐富的放射科醫生(Radiologist)也要極為小心,才不會走漏眼。若及早以手術切除小點,治療機會極高,但若不治療,便有三成以上機會,成為真正侵略性乳癌。
從乳房向後走便是肺臟,肺腺原位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前身稱為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由於肺氣泡內並沒有感應神經,故此患者完全無感覺,甚至普通肺X光照片也因體積太小而未能察覺,惟有用斷層電腦素描(CT Scan)才能找到真正癌變。
故此,原位癌可算是治癒率最高的癌症,只要及早發現加以手術切除,這些已變心的細胞便無法逞惡。
問題是如何及早發現,就像如何及早發現丈夫變心一樣,定必要有觀察力和洞悉力,這個課題,待有機會再跟大家分解。

徐立之促當局檢討新高中學制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0809/00176_041.html

【本報訊】近年本港大學生水平被指每況愈下,香港大學前校長兼港科院院長徐立之昨批評當局推行新高中學制時思慮不周,要求大學以文憑試「3322」成績作為最低入學門檻,大學校長當時並不願意,認為應同時要求學生選修科成績達標,但當局態度強硬、猶如「用槍指着大學校長」。結果學制落實後,不少文憑試考生只專注核心科目,沒有時間修讀社會科學或高階數學,徐立之認為是時候檢討新高中學制,糾正問題,否則會影響本港競爭力。

考生專注必修科 忽略選修

徐立之指出,教育局在二○一○年訂定「3322」為大學最低入學門檻,即中英文科要達3級,數學及通識要達2級,此舉對學界有深遠影響:「我哋好唔願意,3322入唔到大學,做乜事要做呢個最低分要求?不如3322再加兩個選修」,但他指教育局態度強硬。徐立之慨嘆,「3322」門檻誤導學生作出錯誤準備,不少考生只專注必修科,大學工程學院怕收生不足,只好接收沒有修讀高階數學的學生,但學生到大學時才追回高階數學的程度非常艱難。翻查資料,當時的教育局局長是孫明揚。
徐立之認為需盡快糾正問題,並建議把中學數學科分為三個不同程度,分別給文科、商科和數理科學生修讀,例如大學工程學院收生時,學生要在中學先修讀商科和數理科數學,又建議當局以文憑試成績,設立有別於大學入學門檻的中學畢業資格,證明學生達到高中教育水平,可應付升學和就業需要。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回應,會仔細考慮徐立之的意見,又稱新高中學制的推展經過廣泛討論,文憑試「3322」作為入大學的門檻是當時的共識,政策推行多年,局方一直有檢視情況。

飲食嗜酸 傷牙齒琺瑯質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0809/00176_076.html

排毒水Detox Water近年大行其道,在水中加入西柚和檸檬等水果被指有助排毒瘦身,不少注重健康人士更是天天飲。修復齒科專科牙醫提醒,嗜酸的飲食習慣容易令牙齒琺瑯質流失,失去屏障。有女士因常喝西柚浸水和吃沙律,日漸造成牙齒酸蝕變黃,上顎六顆牙齒連環崩爛。醫生提醒,進食後立即刷牙並非「好習慣」,不知不覺令琺瑯質受損。


琺瑯質是牙齒最表層防護盾,當中超過九成為礦物質,是人體全身最硬組織,比骨頭還要堅固,但容易被酸性侵蝕。修復齒科專科牙醫溫港玉說,酸鹼度pH值低於七的物質被界定屬酸性,五點五以下開始削弱琺瑯質。許多人喜歡在水中加入西柚和檸檬,酸鹼度pH值約二至三,酸性僅次於人體胃酸倒流,可即時令琺瑯質軟化。長年累月,更會逐少流失琺瑯質。

餐後30分鐘才適宜刷牙

餐後卅分鐘才適宜刷牙,因膳食中的酸性令琺瑯質軟化,立即刷牙更加快將琺瑯質刷走。
琺瑯質一旦流失,牙齒下層呈泛黃色的象牙質露出表面,除令牙齒外觀變黃和失去光澤,亦令細菌有機可乘,引起蛀牙等問題。在任何情況下,已流失的琺瑯質無法自行修補,只能以人工合成的樹脂物料代替。若牙齒酸蝕情況嚴重,上下顎咬合距離會因而收窄,新補物料容易被其他牙齒「撞甩」鬆脫,造成「補極都爛」的情況。
有五十多歲女士每天飲食餐單中少不了沙律醬拌菜和西柚浸水,習慣持續數年,加上愛吃堅果等硬物,嚴重耗損琺瑯質,導致上顎前排六顆牙齒全部崩缺變黃。該名女士雖勤於清潔口腔,沒有蛀牙,但每次進食時難忍酸軟刺痛,最後發現牙齒爛得無法以一般物料修補,需花數萬元訂製牙套,黏合於牙外作保護層,修復牙齒外觀。

喝酸性飲料時應用飲管

要有效預防琺瑯質流失,溫港玉建議,喝酸性飲料時應使用飲管。酸鹼度pH值低於三的汽水,含糖量高,亦易造成蛀牙,少喝為妙。牛奶和芝士等奶類製品有中和酸性功效,餐後可適量進食。

賣基因三文魚 加無警告標籤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china_world/20170809/00180_002.html

【本報綜合報道】首批快速成長的基因改造三文魚已登上加拿大民眾的餐桌,惟環保人士周一批評該批三文魚並沒有貼上警告標籤,令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及食用,要求把三文魚下架。

消費者淪白老鼠

美國AquaBounty技術公司上周五宣布,該公司已在加拿大售出約五噸的基因改造三文魚。加拿大環保組織負責人雷恩批評基因改造三文魚並沒有警告標籤,令消費者成為了基因食物的白老鼠。有生物科技公司表示,民眾對於超市突然出售基因改造三文魚,感到十分震驚,他們亦不清楚基因改造三文魚於何處養殖。
加拿大衞生部和食品檢驗局經過三年測試後,本年五月確認基因改造三文魚與普通三文魚營養相同,可安全食用。基因改造三文魚的生長周期只有十八個月,較普通三文魚的三十個月為短。

大理石狐就是赤狐,除非你認同白馬非馬論

https://thestandnews.com/cosmos/%E5%A4%A7%E7%90%86%E7%9F%B3%E7%8B%90%E5%B0%B1%E6%98%AF%E8%B5%A4%E7%8B%90-%E9%99%A4%E9%9D%9E%E4%BD%A0%E8%AA%8D%E5%90%8C%E7%99%BD%E9%A6%AC%E9%9D%9E%E9%A6%AC%E8%AB%96/

最近在香港的引水道發現狐狸一事鬧得沸騰騰,不少傳媒均有報道。然而,身為喜歡狐狸的動物愛好者,有必要為大家搞清楚品種和物種的分別。

大理石狐?赤狐?傻傻搞不清楚

孟加拉狐 Bengal fox (Vulpes bengalensis) / Wikipedia
孟加拉狐 Bengal fox (Vulpes bengalensis) / Wikipedia
當我一聽到新聞報道愛護動物協會稱該狐狸是大理石狐 (Marble Fox) 我便不禁皺眉,「甚麼叫大理石狐?這根本就是赤狐的寵物品種好不好!」結果一如所料,香港海洋公園公佈基因檢驗結果:那是一隻赤狐。但可惜的是,未有傳媒以正確動物學知識跟進此事,蘋果日報甚至提出錯誤分類,指大理石狐並非赤狐。而香港 01 雖曾提到大理石狐為赤狐亞種,算是承認大理石狐為赤狐一種,然而這也並非正確。
阿富汗狐 Blanford's fox (Vulpes cana) / Wikipedia
阿富汗狐 Blanford's fox (Vulpes cana) / Wikipedia

野生狐有 12 種,就是沒有大理石狐

南非狐 Cape fox (Vulpes chama) / Wikipedia
南非狐 Cape fox (Vulpes chama) / Wikipedia
在美國綜合生物分類資訊系統 (Integrated Tax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 鍵入狐屬 (Vulpes) ,就會列出生物分類學上被歸屬為狐的犬科動物有甚麼。結果*如下:
孟加拉狐 Bengal fox (Vulpes bengalensis)、阿富汗狐 Blanford's fox (Vulpes cana)、南非狐 Cape fox (Vulpes chama)、沙狐 Corsac fox (Vulpes corsac)、藏狐 Tibetan fox (Vulpes ferrilata)、北極狐 Artic fox (Vulpes lagopus)、敏狐 Kit fox (Vulpes macrotis)、蒼狐 Pale fox (Vulpes pallida)、大耳沙狐 Rupell's fox (Vulpes rueppellii)、草原狐 Swift fox (Vulpes velox)、赤狐 Red fox (Vulpes vulpes) 和耳廓狐 Fennex fox (Vulpes zerda)
沙狐 Corsac fox (Vulpes corsac) / Wikipedia
沙狐 Corsac fox (Vulpes corsac) / Wikipedia
就是沒有大理石狐 (Marble fox) [1]。那大理石狐是赤狐的亞種嗎?赤狐於全球分佈甚廣,在不同地域棲息並分化出 45 個亞種,當中就是沒有大理石狐 [2][3]

赤狐毛色多變

藏狐 Tibetan fox (Vulpes ferrilata) / pinterest
藏狐 Tibetan fox (Vulpes ferrilata) / pinterest
再搜尋一下上述的狐的圖片一看,就發現沒有一種長得像大理石狐——除了赤狐。別被赤狐的赤字騙了,赤色雖然是赤狐最普遍的毛色,但赤狐本來就是有多種毛色的,包括黑、灰、銀、琥珀等等。當中有些是赤狐自然突變而來的,也有些是皮草業人工培殖出來的 [4]

俄羅斯赤狐馴化實驗

北極狐 Artic fox (Vulpes lagopus) / Wikipedia
北極狐 Artic fox (Vulpes lagopus) / Wikipedia
1950 年代,在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支部 (Siberian Division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即後來的細胞學及遺傳學院 (Institute of Cytology and Genetics),科學家 D.K.Belyaev 發起了大規模的赤狐馴化實驗 [5]。他的研究旨趣是動物馴化 (Domestication) 的遺傳機制。他從不同皮草養殖場購入了 100 隻雌性和 30 隻雄性銀色赤狐進行馴化。當時的赤狐都膽小怕人,於是 Belyave 就試圖選擇較不怕人的赤狐繁殖,再從下一代中找出更不怕人的赤狐再繁殖一下代,如此類推。人工培殖到了第六代就有 1.8% 的赤狐出現了狗一樣主動親人、舔人和對人擺尾等行為。到了 2003 年,第 42 代,有 7 成赤狐都變得如此親人了 [6]
敏狐 Kit fox (Vulpes macrotis) / Wikipedia
敏狐 Kit fox (Vulpes macrotis) / Wikipedia
令科學家意想不到的是,明明他們只挑選不怕人的赤狐去繁殖,但那些銀色赤狐居然只需 10 年就出現了毛色變化,例如啡黃斑 (Yellow-brown mottling) 和斑狀白化 (Piebaldness) ,造成各種黑白相間斑紋。除毛色變化外,更出現了捲尾、垂耳等形態變化,行為上也變得愛玩和會吠叫。科學家發現原來這些特徴在生理機制上是有關聯的,會一併遺傳下去。因此,這項赤狐馴化實驗被認為解釋了人類如何馴化狗的歷史 [5][6]。然後,馴化赤狐也因為像狗一樣可以親人,有多種毛色和形態,而流入了寵物市場。這次在香港發現的「大理石狐」就是由此而來的產物。

品種物種大不同

蒼狐 Pale fox (Vulpes pallida) / Wikipedia
蒼狐 Pale fox (Vulpes pallida) / Wikipedia
物種 (Species) ,以及物種下細分出來的亞種 (Sub-species) ,是生物分類學家為了重現生物演化過程而設立的科學分類,物種的最粗糙定義是:能互相交配並產下有生育能力的動物群類(當然有不少例外,但一般而言此定義已夠應用)。
大耳沙狐 Rupell's fox (Vulpes rueppellii) / Wikipedia
大耳沙狐 Rupell's fox (Vulpes rueppellii) / Wikipedia
品種 (Breed) 並非對生物的科學分類,而是農業及寵物產業自設的便宜分類,例如寵物繁殖業會訂立不同品種,以區分業界培殖下,擁有不同特徵的同物種動物。舉個例子,娃娃跟唐狗的物種都是狗,但芝娃娃因其一系列特徵而被歸類到芝娃娃這個品種,而唐狗因不具備繁殖業訂立的一系列特徵而沒有品種可言。回到此事上,大理石狐此一品種就跟野生赤狐一樣,同屬於赤狐物種,而野生赤狐則沒品種可言。

愛護動物協會應清楚說明品種物種之別

草原狐 Swift fox (Vulpes velox) / Wikipedia
草原狐 Swift fox (Vulpes velox) / Wikipedia
這次愛護動物協會不把那狐狸歸類為赤狐,卻稱之大理石狐,可能是因為作為處理遺棄寵物的機構,按照慣例以品種而非物種作分類。這本來無可厚非,問題是,大眾對狐的知識遠不如狗,你說你發現一隻芝娃娃,多數人都知那是一隻寵物狗,但你說發現一隻大理石狐,卻沒多少人具備相關知識知道那是一隻寵物赤狐。因此,若不說明清楚品種物種,只會造成大眾誤會。可以的話,應公佈該狐狸為疑似馴化赤狐,品種分類為大理石狐。

香港海洋公園不可能以基因檢測品種

赤狐 Red fox (Vulpes vulpes) / Wikipedia
赤狐 Red fox (Vulpes vulpes) / Wikipedia
至於香港海洋公園作為動物園,飼養的是野生動物,在意的只會是野生物種有沒有保育價值,所以其基因檢定也只會檢測這動物是赤狐還是上述的11種野生狐,會測得出大理石狐這個寵物狐分類才怪!更何況馴化赤狐作為小眾另類寵物,並不像貓會 (The Cat Fanciers' Association) 或狗會 (The Kennel club) 一樣,有繁殖業支持研究而擁有各品種的基因分類資訊,也就不可能以基因檢測分類了。

大理石狐非赤狐論誤導大眾

耳廓狐 Fennex fox (Vulpes zerda) / Wikipedia
耳廓狐 Fennex fox (Vulpes zerda) / Wikipedia
蘋果日報的報道煞有其事地教人分辨大理石狐和大理石毛色的赤狐,連體格差異也有,我倒是好奇相關資訊何來。不同資訊均一致指出大理石狐就是人工培殖的寵物赤狐,也沒有定義過大理石狐品種必須達成甚麼體格條件(又不是貓會或狗會一般,對各品種的體格特徵有各項嚴格要求),所以大理石狐根本就是指大理石毛色的赤狐[7][8][9]。相反,蘋果報道指大理石狐不是赤狐,既不提大理石狐物種從屬赤狐,又不提大理石狐是人工繁殖寵物,更說大理石狐分佈於北極圈和加拿大(寵物何來地域分佈?)數量比赤狐少(芝娃娃當然比野狗少!),說得好像大理石狐就是從屬狐屬但較赤狐稀有的一種野生物種似的,這完全是誤導大眾!

總結

大理石狐是赤狐物種下,以銀色赤狐個體為始祖,經人工培殖斑狀白化特徵而得出的一個赤狐品種,是寵物而非野生動物。品種和物種有不同意義,分別對應生物產業和自然科學脈絡使用,混淆兩者只會造成各種誤會,並窒礙生物學知識傳播。
註:
* 括號內為學名(Scientific name)
參考資料:
[1] ITIS report, Vulpes  Frisch, 1775
[3] Wikipedia, Red Fox / Subspecies 
[4] Wikipedia, Red Fox / Fur 
[6] Trut, L. N., Plyusnina, I. Z., & Oskina, I. N. (2004). An experiment on fox domestication and debatable issues of evolution of the dog. Russian Journal of Genetics, 40(6), 644-655. DOI: 10.1023/B:RUGE.000
[7] PetHelpful, Pet Fox Guide: Legality, Care, and Important Information, 15 February 2017 
[8] Living with foxes, Red Fox Colour Mutations
[9] Fun, Factual, Weird, and Breathtaking, The Exotic Arctic Marble Fox, 9 February 2015

基因工程大突破!移除胚胎遺傳性疾病基因再也不是夢?

http://pansci.asia/archives/124241

美國科學家利用 CRISPR-Cas9 技術,首度成功修復人類胚胎的遺傳性疾病基因,成功率大幅提高至 72.4%,這項研究成果於今年八月二日發表在《自然》期刊,可說是基因編輯技術進展的里程碑,不過要將這項技術應用於臨床治療,還需要更多的實驗測試才能確定不會有罕見的錯誤發生。

利用 CRISPR-Cas9 修正胚胎中的遺傳性疾病基因

帶領研究團隊的通訓作者,也是《自然》雜誌評選的 2013 年度十大科學家──美國奧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米塔利波夫(Shoukhrat Mitalipov)教授,再一次為世界帶來劃時代的研究。他曾以開發出極受爭議的粒線體置換療法(也就是常聽到的三親嬰兒)和利用人類皮膚細胞培養出幹細胞而聞名於世,這次他的團隊的驚世之作,則是將目前超夯的基因編輯技術── CRISPR-Cas9 ──直接注射入胚胎,成功修正遺傳性疾病基因。
研究團隊選擇用來測試的,是常見的遺傳性心臟病──肥厚心肌症(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的基因,這個疾病平均每500人就有一人患病,而且通常不會在年幼時發病,因此帶有這個遺傳性疾病的基因並沒有因為天擇而消失,好發於中年人以及年輕運動員。

影片/本文所提研究之實驗操作過程
(S-phase injection:受精後18小時注射,M-phase injection:受精前注射)
研究人員為了測試這個方法是否能夠將遺傳性疾病基因修正,他們將 CRISPR-Cas9 注射到帶有一套正常基因和一套疾病基因的受精卵中,看看最後胚胎是否能成功被修正成不帶疾病基因。
實驗室將正常基因的卵子,以及帶有疾病基因的精子,進行體外人工授精,並且在不同的時間注射 CRISPR-Cas9 (「受精前(和精子一起注射)」和「受精後18小時」)。當 CRISPR-Cas9 注射之後,它會辨認出疾病基因,並將該段疾病基因剪切成DNA雙股斷裂,再交由細胞本身的DNA修補機制將DNA修復完成。
他們發現在「受精後」才將 CRISPR-Cas9 注射的話,因為受精卵已經開始進行細胞分裂,所以無法有效的修復胚胎內所有的細胞,使得部分胚胎內含有不同基因組的細胞(如下圖上排最右邊,藍色是正常細胞,褐色是仍含有疾病基因的細胞),而形成鑲嵌式胚胎(Mosaic embryo),或者是完全沒有被修復,胚胎內仍然具有基因缺陷。成功被修復的比例約 66.7%(36/54)。
如果在「受精前」將精子、CRISPR-Cas9 和正常基因片段一起注射,就能在 DNA 開始複製前進行修復,獲得較佳的修復結果。研究人員分析發現,所有的胚胎都進行了基因修復的步驟,72.4%的胚胎修復成功(42/58),剩下其他的胚胎則是正確辨認疾病基因的位置,但修復失敗了。
圖/Ma et al., Nature
研究團隊還發現,在使用這個基因修正的方法時,胚胎會使用本身的 DNA 進行修復,而非研究人員額外加入的 DNA 片段,意思是在胚胎發育初期,只會根據原本就存在於細胞中的基因進行修正,而不會使用外來的基因片段。這和他們一開始預期的不同,顯示胚胎在發育的早期修復 DNA 的機制可能和後期所使用的不太一樣。
同時為了要檢驗 CRISPR-Cas9 在運作時,是否錯誤的處理到其他基因,造成了不必要的突變(這種突變稱為「脫靶突變 off-targeting mutation」),他們也做了胚胎的全基因組定序。他們發現在所有正常基因的細胞裡面,完全沒有這樣的現象發生,這也顯示了這個基因修正方法的可行性與穩定性大大的提高。

技術突破使成功率大增,但仍需要更多實驗確認安全性

這項研究是由米塔利波夫的團隊聯合南韓與中國的團隊共同進行。雖然在他們發表之前,還有另外三個中國團隊也發表過使用 CRISPR-Cas9 來修正胚胎基因的研究,但他們這項研究的重要性,在於首次有這麼高的成功率,能直接對人類胚胎進行基因工程修正遺傳性疾病基因,並且大大減少了鑲嵌式胚胎的數量,以及 CRISPR-Cas9 常被質疑的問題:脫靶突變的現象,也沒有被偵測到。
雖然成功率目前只有 72%,不過米塔利波夫對此有信心可以藉由調整實驗條件來達到成功率 90%以上。儘管如此,仍然要謹慎面對這項技術,這樣的技術算是生殖細胞工程(Germline engineering),會使得修正後的基因能夠傳到後代子孫,如果失敗的話,將導致突變或疾病基因代代相傳,研究中的實驗數據量也只有五十幾,還需要更多的實驗才能確定不會有罕見的錯誤發生

設計出你的理想寶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未來想要設計出你的理想寶寶,會像現在選擇遊戲角色造型一樣簡單嗎?圖/Wiki
有人說:這個胚胎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後,「設計嬰兒」就指日可待了。《自然》期刊的評論員 Heidi Ledford 在 Nature Podcast 的訪問中表示,這樣的想法是個「滑坡謬誤」。這個利用 CRISPR-Cas9 修正胚胎基因的方法,只能將有問題的部分修改成原本就已經存在的基因序列(例如實驗中父方的疾病基因被修正為母方的正常基因),無法說我選擇要這樣的眼睛、這樣的鼻子、或者超高 IQ,然後提供一段基因片段,就把你的「完美寶寶」製造出來,這個方法做不到,而且技術上還有很多困難要克服,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而這大概也是通訊作者米塔利波夫堅持使用「基因修正(correction)」來描述他們的方法,而非使用「基因編輯(editing)」的原因。
麻省理工學院的一位癌症研究學者 Richard Hynes 認為,一旦胚胎基因修正技術的困難被克服,那我們就需要開始思考與討論這項技術對社會的影響,以及該如何立法規範這種技術的使用。而這篇堪稱里程碑的研究,就是告訴我們,是時候該開始討論了。

參考資料:
  1. Correction of a pathogenic gene mutation in human embryos, Nature (2017), Hong Ma et al.,doi:10.1038/nature23305
  2. Biotechnology: At the heart of gene edits in human embryos, Nature | News & Views (2017), Nerges Winblad & Fredrik Lanner, doi:10.1038/nature23533
  3. CRISPR fixes disease gene in viable human embryos, Nature | News (2017), Heidi Ledford,doi:10.1038/nature.2017.22382
  4. In Breakthrough, Scientists Edit a Dangerous Mutation From Genes in Human EmbryosNew York Times
  5. Deadly gene mutations removed from human embryos in landmark studyThe Guardian
  6. First Human Embryos Edited in U.S. – MIT Technology Review, July 26, 2017
延伸閱讀:
  1. 打造完美寶寶,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285期2015年07月號
  2. 「DNA編輯大師」張鋒與CRISPR / Cas9 / Cas9基因編輯技術 – PanSci泛科學
  3. 《自然》雜誌2013年度十大人物 – PanSci泛科學
  4. CRISPR發展之英雄榜 – 科學Online

別錯怪膽固醇,動脈硬化的元兇其實是糖!一次破解膽固醇的4個迷思

http://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0073837&utm_source=+facebook.com&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health&utm_campaign=content


膽固醇對身體不好,肉、蛋中含量多?
人體會自動調節膽固醇含量,吃肉或蛋也不會影響含量。
動物性脂肪中,格外受到大眾敵視的就是膽固醇。長期以來,我們一直被灌輸「膽固醇是不好的東西」,但美國等先進國家早已否定了這套說法。
日本第一位明確否定這套說法,帶動「膽固醇神話崩解」的人,就是日本東海大學的大櫛陽一名譽教授,以下簡單整理摘要大櫛名譽教授有關「膽固醇」的教學內容。
膽固醇原本是一種由動物合成的脂質,雖然市面上偶爾會看到一些標榜「零膽固醇」的植物油,但從原理上來說,其實所有的植物性食品,都是不含膽固醇的。
肉和蛋的膽固醇含量,其實很少!
膽固醇是細胞膜或神經細胞的材料,也是構成激素或維生素D的原料,在人體內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維生素D能夠調控免疫反應,正因如此,包括人類在內的動物才會自行製造膽固醇。
隨著年齡的增長,血液中的膽固醇值會逐漸提高,這就是膽固醇對人體來說不可或缺的證據。因為隨著免疫力的下降,膽固醇值必須相對提高以強化細胞膜;人們對於膽固醇的誤解,主要來自以下兩個錯誤的觀念:
X食用膽固醇含量高的東西,就會提高膽固醇值。
X膽固醇會造成動脈硬化,進而提高心肌梗塞的風險。
人體內80%的膽固醇由肝臟合成,從飲食當中攝取的膽固醇則占其餘約20%左右。當我們從飲食當中攝取的膽固醇增加,肝臟合成的膽固醇量就會減少,因此,即使攝取膽固醇高的食物,體內的膽固醇量也不會變多。
就像室溫一旦超過冷氣機設定的溫度,風量就會自動加強,室溫一旦降低太多,風量又會自動減弱一樣,這在生物化學中又稱「人體的回饋機制」。人們之所以會對膽固醇產生第一項誤解,就是因為大家都無視於這個基本到應該寫在生物化學課本第一頁的事實。
說起膽固醇含量多的食品,最常被提到的就是蛋,但蛋裡面的膽固醇含量,每100公克只含420毫克,也就是0.4公克而已。蛋的脂質大約是10公克,因此其中的膽固醇只占1/25而已。如果是草飼牛菲力的話,膽固醇含量大約是45毫克,也就是0.045公克。
攝取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也不會提高膽固醇值,這項事實也已在長期的臨床試驗中獲得證實。美國和芬蘭分別花費7年和10年的時間進行臨床試驗,結果發現即使減少動物性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取,並增加植物油的攝取,長期下來血清膽固醇值還是不會改變。
膽固醇會造成動脈硬化,最好別攝取?
動脈硬化並非膽固醇過高,而是高血糖引起的發炎。
人們對於膽固醇會導致動脈硬化的誤解,其實是源自於下述的歷史背景。1843年,人們在動脈硬化的血管中發現了膽固醇,動脈硬化,就是動脈變硬、變窄。在這種狀態下,血液的流動會變得不順暢,血管很容易在瞬間堵塞,進而引發心肌梗塞或腦中風。

體內蛋白質可製酒精抗寒 冰湖魚類不死之謎揭開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china_world/20170814/00180_039.html

人類在缺氧的情況下難以生存,因為一般生物在無氧環境下,體內的碳水化合物會代謝成乳酸。在乳酸增加、大量堆積之下,若不能排出它們,短短幾天便會喪命。可是,一些魚類卻能在北歐地區冬季水面冰封、極度缺氧的環境下存活達數月之久。外國有研究發現,牠們之所以能夠活下來,靠的是一種能夠把乳酸轉成酒精的特殊能力。

挪威奧斯陸大學及英國利物浦大學的人員,最近以一種屬於金魚近親的野生鯽魚作為研究對象,發現這些魚體內有兩組蛋白質,在將碳水化合物轉換為能量的同時,能夠在缺氧時將乳酸轉換為酒精,再將酒精經魚鰓排到水中,避免乳酸堆積的問題,大大延長在嚴酷環境下的存活率。

血液酒精含量逼醉駕水平

研究亦發現,雖然酒精大多都會排出體外,缺氧環境下的鯽魚體內酒精含量仍然「超標」。人員測量北歐冰封水域的鯽魚,發現牠們每一百毫升血液中至少有五十毫克酒精,達到北歐部分國家的醉駕標準。待在冰封水面下愈久,牠們體內的酒精含量愈高。目前所知,鯽魚是唯一能在缺氧環境下長期存活的魚類,最長可活數個月。
科學家同時做了有趣的估算,看看將鯽魚放在封閉的玻璃杯內多久才能「釀」出一杯啤酒。結果發現需要二百天,酒精濃度才會達到百分之四,大約等於市售啤酒的酒精含量。

食炸雞致乳房生長 浙江男右胸變「A Cup」

http://www.bastillepost.com/hongkong/9-plastic-post/2314990-%E9%A3%9F%E7%82%B8%E9%9B%9E%E8%87%B4%E4%B9%B3%E6%88%BF%E7%94%9F%E9%95%B7-%E6%B5%99%E6%B1%9F%E7%94%B7%E5%8F%B3%E8%83%B8%E8%AE%8A%E3%80%8Ca-cup%E3%80%8D?r=w

浙江一名19歲高中男生因為愛吃炸雞,13歲起右胸開始異常發育,長成接近女性「A Cup」胸圍大小,需以手術取出增厚的乳腺組織。


網上圖片


溫州蒼南19歲高中生小楊(化名)自13歲起發現自己左右兩邊乳房不平衡,六年來父母帶他四處求醫,也嘗試過多種治療,但右乳不但沒有變小,反而越長越大,長成近似女性「A Cup」大小,且乳頭、乳暈也發育如女性。久而久之,小楊開始變得沉默、走路不敢抬頭挺胸,為了掩飾凸起的胸部選擇寬鬆的衣服,最後變得更孤僻寡言。


網上圖片


醫生診斷是「男性乳腺發育」,是一種難以治癒的疾病,且單側乳房增大的患者很稀有,建議他切除右邊乳房。醫生在小楊的右側乳房打了三個小洞,在腔鏡下將增厚的乳腺組織取出,小楊的胸部終於恢復了原本應有的平坦。醫生說,小楊的這個「罩杯」相當於是在體內注入500毫升的矽膠。


設計圖片

網上圖片


醫生建議,這種病因大多與飲食習慣有關,不少患者表示長期吃快餐或是過量吃含有激素的炸雞食品,會使體內雌激素飆漲,並刺激乳房生長。

港年增120宗肺纖維化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0816/00176_110.html

本港每年約有一百二十宗突發性肺纖維化新症,患者肺部不斷結疤變成蜂窩狀,呼吸時發出如撕開魔術貼般「噼噼啪啪」聲。患者持續出現乾咳和呼吸困難等問題,嚴重者更可於三年內死亡。此症至今病因不明,難以治愈,令患者倍感無助和絕望。本港去年引入藥物,有助患者減慢肺功能退化,並將急性發病率減低六成八。


突發性肺纖維化(肺纖)是指肺部肌纖維細胞不正常增生,形成纖維疤痕組織,限制氧氣經肺泡進入血液,同時令肺泡無法如常排出廢氣和二氧化碳,影響全身器官供氧。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郭孝聰形容:「情況如皮膚損傷後結疤,疤痕令肺部失去彈性,外形如蜂窩。」患者會持續氣喘、疲累、乾咳,嘴和指甲周圍因低氧變藍,指甲甲端變曲等,容易被誤為肺癆、哮喘、普通傷風感冒。郭孝聰說,此症至今病因不明,無藥物可根治。

污染環境或誘發肺泡破損

郭孝聰說,肺纖的發病成因未被完成破解,但有研究證據顯示或與重複性的肺泡破損有關。高危因素包括吸煙、胃酸倒流、家族遺傳、長期暴露於污染環境等,服某些藥物及接受電療後,都有機會誘發肺泡破損和不正常愈合。
香港藥學服務基金藥劑師蘇曜華說,本港去年引入能控制病情的藥物「尼達尼布」,可令患者每年肺功能下降率減低五成,急性發病率減低六成八。新藥最理想是用於尚有五成至八成肺功能的患者,需終身服藥。約百分之五病人因出現腹瀉和惡心等副作用而需停藥。
蘇曜華說,雖然服薄血藥的患者不適合使用「尼達尼布」,以免加強薄血藥效力,增出血風險。但新藥能為大部分患者帶來一線生機,大幅改善生活質素。

社區藥房資助病人用新藥

新藥每月藥費高達一萬九千元,未被列入公立醫院藥物名冊,公立病人用藥需提交個別申請。香港藥學服務基金創辦「配安心」社區藥房,正推出資助計劃為公立醫院的肺纖病人,每年提供兩至四個月的藥費資助。申請人需經入息審查,預計首年有十多名病人受惠。
肺纖患者五年存活率僅得兩成,估計現時全港患者不多於五百人。臨床上,不少患者的肺功能在確診後三年內急劇下降,或因中風和心臟衰竭等併發症而離世。除非罕有地獲得合適肺部移植,患者只能靠肺部康復運動等紓緩治療,以減輕不適感。

你要知:飲凍水令血管收縮?必讀運動後禁忌

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70819/bkn-20170819060048813-0819_00822_001.html

香港運動風氣愈來愈盛行,不少人放工放假都會去跑步或是在健身房操練。在劇烈運動後,大汗淋漓當然想馬上坐下休息或是拿起冰水大口大口灌下,又或沖一個凍水涼,坊間就流傳這些行動其實危害健康,甚至會引致血管收縮及虛脫休克,東網記者就邀請了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博士拆解這些運動「是非題」。

很多人說運動後不要喝冷水,雷表示,冷的意思是溫度攝氏5度或更低,運動後血管保持擴張狀態,若突然喝下冷水,會令血管收縮。「如果飲太凍嘅飲品,有可能影響腸胃,但喺科學上,就難以用實驗去證實。」不過有實驗測試不同水溫離開胃進入小腸的速度,發現在運動途中或是之後,人體吸收水分速度最快的水溫是介乎攝氏15至21度之間。

至於做完運動或是體力勞動後,用什麼溫度的水去洗澡。雷舉出,若從精英運動員為標準,有研究指用攝氏40至42度的溫水有助恢復。但一般人做完劇烈運動後,免疫系統功能會出現短暫下降,學名是「打開天窗」(open window),時間短至幾個小時內,長至兩至三天,情況就如「捱更抵夜」。

「感覺就好似沾寒沾凍,呢個就係免疫系統功能下降嘅徵狀。」不過他表示,若大家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只要感覺舒適,「唔一定要沖暖水涼。」

不少人在跑完步之後或會立即坐下休息,雷就不表認同,因為一個人由動態轉去靜態,最好給予時間去緩衝,由運動狀態慢慢轉到靜止狀態,將時間拉長少少,可以減低對心臟的負荷,尤其對本身體質較差、患有高血壓甚至心臟病人士,尤其重要。 

雷更提醒大家運動後必做的事--磅體重。特別在夏天氣溫較高的時間,可有效監測身體脫水情況。「理想嘅做法你運動前磅一磅你嘅體重,然後運動後再磅。」體重變化不應該超過百分之二。「如果你係一百磅,做完運動後得番九十五磅,少咗5%,就可能有脫水迹象。」

「一次半次你OK,但如果整個夏天都出現呢個問題,就會有機會影響腎功能、新陳代謝系統等。」不過切勿以為口渴才是脫水,這只是主觀感覺,客觀方法可用尿液作觀察,「多數都係睇顏色同數量,以成年人嚟講,4至5個鐘會有去一次250毫升左右淺黃色嘅尿液。」如全日沒如廁,而且尿液變深色就應該關注脫水情況。

拯救禾花雀 環團倡借鏡日本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0821/00176_053.html

【記者劉俊鈺報道】以往經常在本港出沒,俗稱「禾花雀」的黃胸鵐因被過量捕獵,將陷入絕種危機。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已調升禾花雀至「瀕危」級別,今年尾更會升至「極危」,但由於保育禾花雀需多個國家及地區合力,至今未有太大進展。有環保團體冀借鏡日本成功復育東方白鸛的經驗,資助農民種植有機米,製造適合雀鳥生存的濕地,並教導泰國及中國保育方法,救助及保護禾花雀。


有機方式保育 得益補貼農民

東方白鸛因農藥過盛及棲息地受破壞,在一九七一年絕迹日本。日本豐岡市政府九四年起,在市內四百公頃農田種植無農藥的「越光米」,製造適合東方白鸛的濕地環境,現今有逾百隻於該市飛翔。豐岡市市長中貝宗治在港指出,愈來愈多農民願意以有機方式種植稻米,冀更多東方白鸛再現日本,鄰近縣市亦將倣效此護育農法。有機「越光米」亦會外銷,讓更多人認識該市的保育計劃,得益給予農民作補貼,資助他們繼續以有機方式保育白鸛。
香港觀鳥會及長春社○五年起展開同類計劃,於上水塱原濕地開展「塱原自然保育管理計劃」,資助農夫種植不同農作物,令該處形成淺水生境、水滋田等濕地,吸引數量稀少的禾花雀來港度冬。農夫種植的農作物對外銷售以補貼計劃,與日本保育東方白鸛方法相若。
香港觀鳥會助理經理(項目)楊莉琪指一四年曾錄得六十八隻禾花雀,但過去兩年僅錄得十多隻,成效不算顯著。由於禾花雀為候鳥,香港只是牠其中一個停留點,需要多個國家及地區共同保育。禾花雀度冬地泰國早前已與觀鳥會商討,冀倣效塱原的農耕方法,以形成濕地增加禾花雀繁衍的機會。她說,已印刷海報予內地鳥會,呼籲內地民眾減少食用禾花雀,會與多國鳥會尋求方法免禾花雀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