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1日 星期二

飲酒過量 增皮膚癌風險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40211/00176_077.html

朋友聚會難免飲酒助興,但小心傷身。有國際研究發現,每天喝一杯酒,罹患「黑色素瘤」風險增加一成;而且愈飲得多愈危險,日飲四杯酒,患黑色素瘤風險更增加五成半。

黑色素瘤是其中一種兇惡的皮膚癌,以往不少研究顯示長時間曬太陽,可增加患黑色素瘤的風險。最近一批意大利、瑞典、法國等科學家合作,回顧十六份國際研究結果,當中包括逾六千宗黑色素瘤個案,發現飲酒與患黑色素瘤有密切的關係

日逾4杯 危機達55%

科學家發現,與不喝酒或偶爾喝酒的人相比,每天喝一杯或少於一杯酒者,患黑色素瘤機會增加一成;而每天喝兩杯酒的,患癌機率增加一成八;至於每天喝四杯以上的,患病風險更高達五成半。一杯酒的酒精含量為十二點五克,約相當於一杯紅酒或半品脫烈性啤酒。
科學家尚未掌握飲酒與患黑色素瘤風險的原因,但他們推斷與酒精中「乙醇」進入人體後,轉化成有害的化學物質「乙醛」有關。乙醛類似光敏劑,令皮膚對光線更敏感,從而產生活性氧分子,導致皮膚癌。研究已發表於《英國皮膚醫學》期刊。

都市壓力 家族遺傳 膽固醇超標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211/18621363

很多人聞膽固醇色變,但對其來源卻未必了解,除了嗜吃高膽固醇的食物外,遺傳及都市壓力也是「幕後黑手」,令膽固醇在不知不覺間飆升。香港醫學專科學院主席李國棟表示,港人常吃高脂快餐、生活及工作壓力大等因素,均是導致越來越多人膽固醇超標的元凶,更可早於30多歲便出事。記者:鍾麗霞
膽固醇其實是身體一部份,也是組成部份器官結構的要素,故人體不能沒有膽固醇「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簡稱LDL)太多,積聚在血管中,可令血管變質、硬化甚至堵塞;相反「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簡稱HDL)則可以抗衡壞分子的影響。李國棟指出,總膽固醇偏高固然令人擔心,但也要看好壞膽固醇的比率,才能正確評估及預測健康狀況。


動燒脂減風險

肥膩食物如炸雞、雞皮、牛油、鮮忌廉或蛋黃等,是眾所周知的高膽固醇食物,多吃會影響健康。但他表示,除不良飲食習慣外,先天家族遺傳及壓力也不能忽視,尤其前者更易被忽略,「一啲外形好健康,唔肥兼好小心食嘢,又成日做運動嘅人,驗身先發現膽固醇可以高到7、8度(mmol/L),正常係5.2度以下」。這亦能解釋為何瘦人也會膽固醇超標,醫學界估計華人中,每100萬人便有1人是家族性高膽固醇。
李國棟指出,壓力可影響內分泌,身體會製造更多膽固醇,也可能是壓力影響身體排走膽固醇的功能,致積聚增加。另外,壓力也會破壞血管,再加上膽固醇增多,對健康影響自然加劇。
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固然有助降低膽固醇,多運動也有幫助。他說,膽固醇由脂肪而來,若能經常做運動幫助燃燒脂肪,變成膽固醇的風險也降低。唯一較難改變的高危因素是壓力,他建議病人可與醫生商討尋找有效的減壓方法。
他建議生活習慣健康正常的港人,可於40歲後考慮定期檢查膽固醇水平,但有肥胖、吸煙、壓力大、家族史等高危因素人士,則應及早關注自己的膽固醇。

2014年2月10日 星期一

血尿可大可小 宜盡快求診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40210/00176_084.html

家長發現小朋友的「尿尿」顏色竟然是紅色,當然會感到震驚和憂慮。此時,家長務必要冷靜處理,立即帶孩子求診或到急症室作進一步診斷。

有機會發炎或中毒

「血尿」是一種症狀,代表兒童身體機能出現了問題,當中有很多可能性,包括尿道炎、尿道口附近創傷、腎小球發炎,以至其他良性家族性復發血尿,亦有機會是中毒或其他嚴重疾病如腎癌等。
若兒童排血尿兼同時出現以下情況,家長應提高警覺︰兒童年齡小於六個月以下、小便時嚴重赤痛、發高燒、八小時以上無排尿、曾發生下身撞傷,又或全身性出血等。若家長發現子女排血尿並與上述情況脗合,便應立即向醫生求助。
然而,亦非所有「紅色尿尿」也是由嚴重疾病引起。舉個例子,若食物添加人工染料,例如甜紅菜等,小朋友吃後亦可能會排紅尿;另一方面,若嬰兒飲水較少,尿液中的亞硝酸鹽濃度過高,其尿片上亦可能會出現粉紅色。遇到這些情況,家長可鼓勵小朋友多喝水,並可諮詢醫生,當排除是病理性出血,便毋須過於憂心。
香港兒科醫學會會長
兒科專科醫生 趙長成
學會網站︰www.medicine.org.hk/hkps

植物枝條向光性生長反應

坐飛機「鍊鼻」反壓 隨時谷爆耳膜

http://news.stheadline.com/dailynews/content_hk/2011/12/27/173913.asp

聖誕新年,是港人外遊高峰期,但飛機升降期間如遇耳朵不適,切勿強行做反壓,否則有機會「谷爆」耳膜!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指,尤其飛機降落期間,耳壓與氣壓不一,容易因耳壓一時調整不來,令耳膜出現撕裂、出血或積水的「飛機耳」症狀,而感冒、鼻敏感患者及小孩尤為高危;提醒飛機搭客可於升降期間保持咀嚼或說話,以減輕「飛機耳」帶來的不適

        出遊坐飛機,一上一落,氣壓驟變,耳壓適應不來就容易拉扯耳膜而出現撕裂,甚或穿破。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林建業(見圖)表示,中耳像一個氣球,當飛機上升時,耳咽管就會調整這個氣球內的氣壓,以適應飛機起飛時逐步下降的氣壓;相反,飛機降落時亦會由耳咽管「吹氣入中耳」般,令中耳內氣壓變高,適應地面的高氣壓,但由於「吹脹氣球」有一定阻力,「飛機耳」就更易出現。

        感冒鼻敏感高危

        林醫生解釋,調整耳壓須靠耳咽管,如果耳咽管有問題,就會有阻耳壓平衡:「如果內耳低壓,外面高壓,平衡不來的話,耳膜就會出撕裂,而耳膜表面亦充滿微絲血管,引致中耳出血或積水,(患者)就會感到好痛、聽力模糊,甚至『谷』爆耳膜。」又稱,除感冒或鼻敏感患者因耳咽管較窄屬高危人士外,小朋友亦因耳管肌肉未成熟,同樣較易出現「飛機耳」。

        林建業稱,一星期平均會有兩、三個病人因「飛機耳」求診,但到新年、聖誕旅遊旺季過後患者就會倍增,但出現「谷爆」耳膜的情況不多,約十個才有一個。不過,他表示曾有不少男性個案乘飛機出現「飛機耳」時,因感到劇痛而「鍊住個鼻」拚命做反壓,結果適得其反:「愈谷愈『萌』,之後『不』一聲就不痛了,但聽力差,因為耳膜穿。」

        如出現出血、積水或拉傷耳膜,求醫後一般接受觀察便可,醫生亦處方消炎藥紓緩耳內不適情況,即使耳膜穿破亦毋須做手術,一個月內會自動瘉合,及後聽力亦不會受到影響。

        他建議,市民須先待感冒痊瘉或控制好鼻敏感情況後才外遊,或於飛機下降前十多分鍾噴耳膜收縮劑以助平衡耳壓;又提醒市民於飛機升降期間,可透過咀嚼香口膠、飲水或說話等平衡耳壓,但切忌睡覺,因睡覺期間耳咽管內的肌肉放鬆,有礙調節中耳內的氣壓

外來壓力爆破耳膜

http://the-sun.on.cc/cnt/lifestyle/20120418/00484_010.html

喪失聽力,跟不能視物一樣可怕,因此需小心保護耳朵。很多人以為耳膜破損,便會變聾子,但原來這是一個大誤解。這塊存在於外耳道與中耳腔之間的半透明薄膜,只是聲音傳遞的其中一站,即使完全破損,仍能聽得見,最多聲音較小;但如果耳膜破損後不予理會,引發內耳及耳窩受損,則有機會造成永久性聽力損害。

耳膜很脆弱,有很多因素可導致耳膜破損,究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機械性因素,即耳膜受到外來衝擊而穿破,二是病理性因素,即因中耳炎、嚴重傷風感冒或鼻敏感所致。

外力衝擊 強如爆炸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林建業表示,受到外來壓力及撞擊,耳膜有機會受損,例如用耳挖清理耳道而刺穿耳膜、被人用力摑耳光以致震穿耳膜,又或傷風感冒嚴重時搭飛機,都有機會因機艙內外壓力不同而「谷爆」耳膜,而潛水及滑浪時,跌落海的力度亦足以震穿耳膜,這種撞擊的強度足以跟爆炸的強度相比。不過,此類因外力而弄穿耳膜,當中有九成會在一個月後復原,不必修補,但期間要保持耳道乾爽及避免再弄穿耳膜。

若因中耳炎、鼻敏感等病理性因素引致穿耳膜的情況,則多見於小朋友,因他們的耳咽管較短,耳咽管是用來調節中耳的壓力,免因內外氣壓差異導致耳膜爆破,但小朋友耳咽管較短,鼻咽細菌有機會在傷風感冒等情況下,進一步導致發燒及耳朵發炎,若不予理會,有機會引致永久性的耳膜穿孔,但隨着疫苗增加、衞生環境好轉,小朋友因細菌感染而引致耳膜爆破的情況已不多見。

自我修補 月內愈合

雖然耳膜是聲音傳遞的一部分,若爆破的話必然會影響聽力,但並非想像中嚴重,林醫生表示:「耳膜穿了仍然能聽到聲音,就等如鼓破了仍然拍得出聲音一樣,如果穿孔情況不嚴重,例如破損只是二、三成的範圍,聽力一般會減一至兩成,即使不好彩耳膜完全穿破,也最多失去四至五成聽力,但在耳膜自我修補後,聽力亦會回復正常,除非是病理性因素引致耳膜穿破,有機會因為細菌感染而影響至內耳及耳窩,以致聽力受損情況未必能復原。」

無論是機械性或病理性因素引起耳膜穿破,其實只要及早醫治,也不會引起嚴重後果。「經醫生評估聽力,若耳膜穿破的只是小孔,其實只要不接觸水,保持耳道清潔,約一個月後耳膜會自然愈合,醫生亦可能利用已消毒的紙片,蓋於穿破的耳膜範圍,有助耳膜沿紙片邊緣埋口,有助耳膜愈合時較平滑。至於病理性耳膜穿破,則有需要利用抗生素耳液或口服抗生素,令傷口慢慢愈合,但期間有機會發燒、有膿液流出,若不予理會,可能引起併發症,嚴重會導致面癱、腦膜炎及耳突骨發炎,但這些情況比較罕見。」林醫生道。

切勿採耳 忌拍耳朵

即使耳膜破損太大,亦可通過手術進行修補,基本上亦十分安全,成功率達九成,但要保護耳膜,長遠還是要留意生活小節,例如不要用耳挖挖耳、進行水上活動時戴耳罩、別用力拍打耳朵,傷風感冒期間避免潛水、搭飛機等,若發現小朋友經常穿耳膜,應尋求醫生檢查,了解是否有可能是中耳積水引發感染。

棉花棒清潔最適合?

很多人喜歡用棉花棒清潔耳道,但此舉非但無助耳垢排出,反而有機會令耳道紅腫及刺激耳道腺體,林建業醫生表示:「本身耳垢有助抑制細菌增長,若用棒花棉清潔耳道,只會令耳垢及脫皮愈來愈多,並愈推愈入,不能自然向外排出,若使用不當,更會令耳道受損及發炎,影響更大,故清潔耳朵,並不需要用棉花棒或其他工具,因為耳垢會自然向外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