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8日 星期六

7條必知美容冷知識

http://www.citipro.com.hk/article/7756.html

7條必知美容冷知識 類別:美容化妝

發佈人:學庫網(www.citipro.com.hk)發佈日期:2013-12-27
核心提示:每個女孩都懂得基礎保養,肌膚幹燥要補水,天氣熱了要控油,難道護膚之道就是如此簡單,如果你只知道這些護膚基礎你就OUT了,下面小編爲你介紹一些你想不到的美容冷知識,快來開開眼界吧。

  你想不到:盲目瘦臉會讓臉部輪廓變方?

  有的人明明不胖,但卻有雙下巴,那是由于面部脂肪移位,向下堆積,原本尖尖的下巴就變成肉嘟嘟的“脂肪球”,昔日的小V臉也會逐漸變成大方臉。如果盲目地瘦臉,令脂肪“居無定所”,面部松弛的情況會更加明顯。有些明星通過注射肉毒杆菌來瘦臉,時間久了面部會凹陷,形成難看的“僵屍臉”。

  你想不到:彈力蛋白比膠原蛋白更靠譜!

  在人體的皮膚纖維組織中,膠原蛋白占70%以上,它的美容地位也是人盡皆知。但最新結果顯示,彈力蛋白才是維持肌膚彈力的根本元素,雖然它在肌膚的纖維組織中只有不到5%的比例,但這小小的一部分決定了剩余95%的彈性和緊致度。若想讓肌膚飽滿有彈性,千萬不能忽視了膠原蛋白的存在!

  你想不到:膚色暗沈不全是黑色素惹的禍!

  人們總會把膚色暗沈與黑色素聯系起來,用了很多美白産品,肌膚還是沒有變白變亮,于是黑色素成了女人們唾罵的對象,其實我們錯怪黑色素了。科學研究發現了一組決定肌膚光感的基因,當它們的運作發生變化時,膚色會變得暗沈,失去光澤。這一發現改變了人們對美白肌膚的認識,與此同時相應的光感透現科技也投入到了護膚領域。

  你想不到:表面不疼不癢,其實千瘡百孔?

  不知不覺間,肌膚居然“撕裂”了,這可不是嚇你。科學研究發現,肌膚一天天遭受著內部緊張壓力,我們不經意間的小動作都會使真皮層出現細微的撕裂,比如趴著睡覺、頻繁揉眼都是危險的小動作。微撕裂造成真皮層下陷,緊實度下降,隨著時間流逝,肌膚再也無法有效地進行自我修複,甚至還會改變臉型,小尖臉變大方臉。

  你想不到:搞定leader肌膚重獲新生!

  隨著年齡的增長,塗抹再貴的護膚品也阻止不了肌膚衰老的步伐,那是因爲修複基因的蛋白質進入了休眠期,肌膚無法快速修複損傷。此時,我們要找到位于表皮與真皮交界處的“乳突狀真皮層”——掌管皮膚新生的leader,喚醒休眠的修複基因,DNA活躍後修複功能就會加強,肌膚宛如新生將不是夢。

  你想不到:細胞需要吃糖才能正常運作!

  衆所周知,肌膚老化是皮膚細胞的老化,細胞爲何會老化呢?原來,細胞外層包裹著一層“聚糖”,正是這層糖決定了細胞表面結構強韌度,聚糖就如同一把打開細胞鑰匙,能幫助細胞之間主動傳遞訊息。歲月流逝會使聚糖的含量減少,活性下降,肌膚間的信息傳遞被阻斷,肌膚就會出現皺紋、松弛、暗淡等一系列的問題。

  你想不到:細胞居然也會死機?

  DNA是主宰細胞內部活動的核心,DNA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將白天因環境、壓力等所産生的細胞損傷殘片,徹底代謝排除,這樣就能確保肌體正常更新。如果DNA受損或斷裂,修複工作就難以順利進行,最終導致整體細胞修複力下降。所以,激發天然的夜間“淨化”功能,是讓細胞代謝淨化功能正常化與保護DNA不被傷害的關鍵。

食物裏的科學


H7N9治療血清抗體勝特敏福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40209/00176_002.html

科學家研究治療H7N9禽流感的方法取得突破,上海專家研究發現,患者感染後至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前的空窗期,注射病毒的血清抗體,較於空窗期服特敏福有效,現正從百多種抗體中篩選最好的抗體作臨床實驗,預計最快一個月內展開。專家又成功以病毒基因研製針對H7N9的疫苗,在動物試驗中成效顯著

新增五個案 廣東佔三

上海市新發與再現傳染病研究所教授徐建青表示,患者感染後,免疫系統會受到刺激產生抗體,在抗體產生的空窗期用藥最有效,故感染該病毒前八日服用特敏福,效果較顯著。不過,隨着感染時間延長,藥效很快失效,病毒的耐藥性也上升,故空窗期為患者注射血清抗體,效果明顯較服特敏福好
該研究所又利用基因工程取出H7N9病毒的致病基因製成疫苗,令病毒蛋白結構不會因滅活過程受破壞,故能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專家去年十二月將基因疫苗植入卅隻老鼠體內,再注入H7N9病毒。經過卅日之後,全部老鼠無一感染或死亡,疫苗效用得到初步證實。
另外,內地昨日最少新增五宗H7N9禽流感個案,浙江省一宗,江蘇省一宗,廣東省的廣州和肇慶共三宗;江蘇一名確診患者前晚不治。

醫述醫術︰白衣天使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209/18619289

醫療服務注重團隊精神,除了醫生之外,團隊內其他醫療人員的工作同樣舉足輕重。大家必須目標一致,同心協力,才能事半功倍,為病人保健安康。
醫院內病人每天見護士的時間肯定比見醫生的多,護士工作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護理、派藥、打針、監察、教育、安慰等等,每項工作都對病人的康復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有病要找個好醫生,住一間好設備的醫院,更需要好護士的照顧。
回歸前,香港以傳統英式「護士學校」,提供「非學位」護理課程,培訓「註冊護士」(Registered nurse)。「護士學校」屬醫院的一部份,「學護」(Student nurse)是醫院員工,入學不久便全情投入醫院的工作,由病房內的師姐導師直接指導,很快便成為病房內「護理團隊」的重要一員。師生關係密切,像一家人一般,「學護」們邊學邊做,茁壯成長,不少現已成為香港醫護界的中流砥柱。
隨着世界的改變,香港的「護士培訓」多年前亦進行大革新,以「大學學位課程」為本,目標加強護士培訓的質素,期望進一步提高本港的護理專業水平。萬事起頭難,大學開辦「學位護理」課程,起初確實遇到不少困難。
首先是師資的問題,本地護士有博士學位的不多,有教學和研究經驗的更少;到海外找也不容易,全球皆缺少這方面人才,僥倖找到幾位好教授也不易留人。求人不如求己,鼓勵本地優秀的護理系本科畢業生繼續進修,「學而優則教」,成為大學老師,成為教授。
大學本身沒有醫院和診所,護士學生需要到各大醫院學習,各大學的「護理學院」要與「醫管局」協調,安排學生到各醫院實習。由於護士人手短缺,近年各大學大幅增加「護理學位」的數目,學生到醫院實習的需求亦大增,這對醫院繁忙的病房增加不少壓力。
不少年輕人有志投身護士行例,進修本地大學本科「護理學位」課程是主要途徑,大學亦有碩士課程,供「非護理課程」的「大學本科」畢業生修讀。各醫院的「註冊護士」或「登記護士」(Enrolled nurse)「非學位文憑」課程畢業生,亦可修讀大學的「連接課程」,成為「學位護士」。我支持各大學和醫院繼續為同學們提供不同的入行途徑,讓他們可以有機會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入行,成為「愛心護士」。
香港的「護理界」更再行前一步,成立了「臨時香港護理專科學院」,培訓「專科護士」,使香港的護理專業水平可以更上一層樓,可喜可賀。

能量棒熱量高如一碗飯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209/18619281

除了運動飲品外,近年也流行運動時進食「能量棒」,補充消耗的能量。黃榮俊表示,能量棒多為穀物製品,主要成份為大豆、燕麥等,並會添加蜜糖或糖漿,以及不同堅果和乾果,製成不同口味。

較適合負重運動

能量棒份量細小,但因含豐富澱粉質,故熱量偏高,由100至逾200卡路里(千卡)不等,熱量隨時媲美一碗白飯,故若平日活動量不大,切勿過量進食,否則一樣會致肥。
黃榮俊表示,運動時需要補充營養密度高的食物,能量棒份量少容易吸收,能幫助提升運動表現,並改善運動後能量補充但進行中強度以上運動,及較長時間運動,仍以運動飲品的補充速度較快能量棒較適合需要肌肉爆發的負重運動。但他強調,切忌一邊飲運動飲品一邊食能量棒,因為糖份攝取一定超標。
部份減肥人士會以能量棒代替正餐作減肥之用,但他指出,能量棒份量太少,只食一支果腹感不足,若一次過吃兩、三支,等於進食兩至三碗飯,減肥不成隨時變成增肥。他表示,能量棒只可當作減肥人士餐與餐之間的健怡小食,「總比食魚丸、燒賣好」,但仍要小心控制份量,不宜多吃。

運動飲品糖份爆標  常喝壞腸胃兼致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209/18619279

市面上運動飲品琳琅滿目,不少標榜與體液成份相近,補充能量之餘,更可隨時飲用。但營養師稱運動飲品其實含糖量高,不應視為一般飲料,只應在持續一小時以上的中至強度運動,如跑步、游水及踏單車等,才需飲用以補充營養素,更不是凡流汗後便要飲用。兒童在戶外玩耍,只須適時補充水份即可。
記者:嚴敏慧
資深營養師黃榮俊表示,做運動時人體會自然排汗,作用為降低體溫,以防中暑或抽筋,越劇烈運動流汗越多,故其間補充水份最為重要。市面有不少運動飲品出售,標榜專門補充運動時流失的營養素,部份更稱日常飲用亦可補充能量,但這並非完全正確。
他指出,運動飲品主要成份為水,另會添加不同物質補充人體運動後的不足,例如電解質、胺基酸等,其中必定會有的成份為糖,「做運動時,尤其係劇烈運動,肌肉需要血液中嘅葡萄糖作為養份,再提供能量」,故運動完畢需補充失去的糖份,以維持血糖在正常水平

運動一小時以上才宜喝

運動飲品中的含糖量有一定準則。外國研究顯示,要有效補充運動後身體糖份所需,最佳的糖份含量為佔飲品重量的7%。他表示,若飲料中含糖量過多,運動時飲用會影響腸內水滲透,出現腸道不適甚至肚瀉;但糖份過少,則對平衡血糖沒有幫助。不過,市面上部份運動飲料含糖量偏高,有些飲料一支500毫升可含12至13茶匙糖,以成年人每日攝取10茶匙糖計算,飲一支已經超標。即使是符合準則含7%糖份,以一支500毫升飲料計算,其實亦含35克糖,即7茶匙,多飲亦可以致肥
他表示,一般只建議進行了持續一小時以上,如跑步、游水及踏單車等中至強度的運動,才需在運動完畢後,飲用運動飲品補充流失的營養素,飲一支500毫升亦已足夠,「小朋友去公園跑跑跳跳,就算流到滿頭大汗,其實消耗血糖不多,補水已經可以」。即使在健身室練習舉重,亦不用特別飲運動飲品。
不少市民誤以為運動飲品比汽水、果汁等健康,又嫌開水無味,便將運動飲品作日常飲用。他指曾有38歲體重約180磅的男士,因血壓偏高求助,雖然他有長跑及經常打籃球,但體重一直無下降,原來他每次做運動後都喝運動飲品,平日口渴亦會飲運動飲品,以為較健康,結果每日飲兩至三支成為致肥元凶,故須減少飲用量以控制體重。
他又提醒市民切勿將含咖啡因的提神飲料,當成運動飲品。咖啡因能刺激中樞神經,令人體力透支時,「撐住唔攰」;惟咖啡因本身利尿,做運動時身體也會排水,若運動同時飲含咖啡因飲品,會增加脫水危機

運動飲品常見成份

糖︰補充因提供養份給肌肉而流失的葡萄糖

牛磺酸(胺基酸之一)︰有提神作用

肉毒鹼(胺基酸之一)︰為進行耐力運動的肌肉進行補給,提升運動表現

肌酸︰加強肌肉爆發力

電解質︰平衡血液濃度

維他命C︰中和自由基,防止細胞膜及血管受破壞

維他命B雜︰幫助能量轉換,高濃度可提神

2014年2月7日 星期五

繼母生父虐待 兩小時灌足兩公升 女童被罰狂飲汽水慘死


美國有5歲女童遭父母強迫她喝下大量汽水導致死亡。田納西州女童亞歷克薩(Alexa Linboom)因偷喝繼母的提子汽水,被罰兩小時內喝下逾兩公升汽水和水,結果急性水中毒令腦部腫脹,送院兩天後死亡。
警方前天(周四)表示,經25個月的調查後,當局終於查明亞歷克薩的死因是急性水中毒,她的41歲生父沃恩(Randall Vaughn)和58歲繼母瑪麗(Mary)被控一級謀殺、嚴重疏忽照顧兒童及嚴重虐兒罪,昨天提堂。
案發於2012年元旦日,亞歷克薩被發現偷喝繼母的提子汽水後被父母懲罰,在兩小時內被灌下4.5瓶、每瓶12安士(約354毫升)的提子汽水,另加份量不明的水。亞歷克薩不適,最終不省人事,父母送她入院,可惜宣告腦死亡,並於1月3日不治。
驗屍證明亞歷克薩在短時間內喝下大量液體,引起急性水中毒,導致低鈉性腦病(hyponatremic encephalopathy),身體內鈉含量降得太低,讓液體進入腦部細胞引起腫脹

急性水中毒痛苦尖叫

檢控官貝爾指,沃恩夫婦除了強迫女兒喝汽水,也未有盡快把她送院治療。「我們相信,由女童開始出現嚴重症狀,她痛苦尖叫,到呈癱瘓狀態然後失去知覺,是數個小時的事」。
貝爾又說︰「他們對女兒如此殘忍,導致她死亡,我不知道他們是否有意圖要殺女兒,但肯定有意圖要傷害她。」
當局指沃恩夫婦沒有虐兒前科,「但有用過另類方法懲罰孩子」。家中另有五名小孩已交由當局照顧,而亞歷克薩的生母並不居於田納西州。

探射燈:情迷緊身褲 長穿恐腳爛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40206/00176_115.html

着緊身褲隨時美腿變青筋腿!新年穿新衣,配以展示修長美腿的緊身褲更具型格,惟若長期穿着,會令下肢靜脈瘤(又稱靜脈曲張)惡化。記者日前訪問五十名年輕女性,當中八成擁有多於五條緊身褲,有人更「日日着」,連十三歲的少女亦有四年穿緊身褲的經驗。但有專治靜脈曲張的外科醫生直指,近年靜脈曲張患者有年輕化趨勢,年輕求診者較往年上升一成,當中不少有穿緊身褲習慣,並指靜脈曲張會令小腿「青筋暴現」,嚴重者會皮膚潰爛,難以「斷尾」

「老細要我每日着Legging(緊身褲),咁可以畀客睇到易襯衫。」十九歲的阿瑩,任職時裝售貨員,緊身褲成了她的「工作服」,每天還要穿上兩吋高跟鞋,站上八、九個小時,令她雙腳苦不堪言。她自言,放假會盡量少着緊身褲,讓雙腳休息。另一名在英國留學的少女Daisy則表示,冬季每天都會穿內加羊毛的緊身褲保暖,惟她會感到雙腳血液不流通

十三歲女有四年穿着經驗

港人緊貼日韓時裝潮流,百搭的緊身褲更是年輕潮人恩物,旺區街頭經常看到穿緊身褲的人群。日前記者在本港各區,訪問五十名年齡十三至三十一歲的女性,結果發現當中八成受訪者擁有多於五條緊身褲,更有人多達三十條,聲稱「基本上下身褲全部都緊身」。此外,有五成半受訪者表示,穿緊身褲的習慣多於五年,每周平均穿着多於五天,有十三歲少女還有四年穿「超窄Legging」的經驗,而在冬天每天穿着的亦有十一人。大部分受訪者均表示,喜歡穿緊身褲的原因是「易襯、睇落去瘦啲、貪方便和保暖」,有受訪者更加指出,具彈性的緊身褲令人不舒服,惟沒有留意足部出現異樣。
近年不少女士愛穿緊身褲,令腿部產生壓力,影響血液循環,成為患上靜脈曲張的「幫兇」。南韓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地靜脈曲張患者由○七年的十二萬人增至一二年的十四萬人,每年上升百分之三點二;廿多歲的年輕女患者每年更急增百分之五點四,較整體女患者增加速度高近一倍。
「的確多咗廿幾歲嘅女仔嚟求診,比過往大概升咗一成,當中好多有着Legging(緊身褲)嘅習慣!」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指出,由於現今女性「貪靚咗」,小腿稍現血管,即馬上求診,男性多於嚴重才來求診。陳表示,靜脈曲張屬遺傳性疾病,患者一般是四十歲以上女性,男性患者較少,歐美等地更有三至五成人有此症狀。

阻血液輸送致靜脈曲張

陳解釋,由於靜脈內如活塞作用的瓣膜出現病變,未能確保血液循單一方向輸送,讓原先應流回心臟的血液往相反方向倒灌回靜脈內積壓。久而久之,靜脈會慢慢腫脹、彎曲及變大,形成靜脈曲張。他又稱,皮下血管粗過三毫米且彎曲會令腿部「青筋暴現」,而擴張的微絲血管,會形成較幼細的蜘蛛網狀靜脈,病發初期純粹外觀不雅,後期雙腳會疼痛及腫脹,「(嚴重會令)腳嘅白血球走晒出嚟,甚至搞到腿部皮膚潰瘍,又出血又含膿!」
此外,外科專科醫生趙啟明亦指出,腰間和腿部束縛得太緊的衣物,會阻礙靜脈血液回流,日積月累下,不排除令靜脈曲張惡化。趙稱,現時靜脈曲張的治療,包括利用纖幼的手術儀器將病變血管抽出,亦可透過激光、射頻能量,或用醫療「膠水」將靜脈閉合,至於凸起的蜘蛛網狀靜脈,則可注射人體能吸收的硬化劑,將血管纖維化。
根據醫院管理局資料,去年公立醫院共有九百二十四名病人輪候進行下肢靜脈瘤手術。而消費者委員會發言人表示,一二至一三年共接獲數宗有關緊身褲的投訴,主要與交易情況有關。

2014年2月6日 星期四

能量耗盡 可致休克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206/18616370

撞牆一詞源於英文「Hitting the wall」,是運動員能量儲備耗盡時的一種身體狀態。撞牆一般出現在耐力要求最高的運動選手身上,長跑、長途單車或三項鐵人賽均是高危項目。當運動員身體肌肉及肝臟的醣份差不多消耗完,身體便沒有能量繼續進行劇烈運動
比賽途中出現撞牆,常見原因是訓練不足,或初段速度太快,過早耗盡身體的能量,症狀包括疲倦乏力、脫水及神志輕微不清。如果身體得不到糖份、水份及電解質補充,又沒有加以休息,繼續堅持比賽,嚴重可致虛脫、休克、幻覺,甚至不省人事

狂飲水增中毒風險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206/18616366

適當補充水份對長跑運動員十分重要,補水不足可致脫水,惟飲太多水亦可能令鈉水平下降,引致水中毒。浸大的調查也有訪問跑手的水份補充量,情況大致屬滿意及足夠,跑手以飲水及運動飲品為主,但有少數人會飲咖啡或能量飲品,少數半馬及全馬跑手賽後有過度補水問題,豪飲多達三公升水,水中毒風險大增。
跑手補水應由比賽前三小時開始,每公斤體重補水5至7毫升。調查顯示大部份跑手在賽前補水情況滿意,但約4%半馬及10公里跑手賽前飲用了能量飲品,約一成全馬跑手則飲咖啡。比賽期間10公里跑手平均補水104毫升,半馬跑手約361毫升,全馬則為939毫升。

容易出現低鈉症

至於賽後兩小時內,10公里跑手平均飲水560毫升,半馬為695毫升,全馬則為934毫升,但當中有少數半馬及全馬跑手飲了三公升水。調查又發現,八成10公里跑手及近四成全馬跑手沒有一套沿途補充水份或運動飲品的策略。
雷雄德指出,賽後補充過量水份,容易出現低鈉症,引發水中毒,一般不應飲水多於兩公升
正確的賽後水份補充原則為1:1.5方式,即若賽後體重減輕1公斤,則於2至4小時內補充1.5公升水份。他又表示,能量飲品含大量咖啡因,不建議跑手在賽前飲用。

2014年2月5日 星期三

不良生活致癌激增 2032全球掀「癌症海嘯」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205/18615314

汽水除了可致心血管病,亦與癌症有關。世界衞生組織前天(周一)警告,由酗酒、吸煙及癡肥等不良生活習慣引致的癌症,將會在未來20年激增70%。預料到2032年全球將掀起一場「癌症海嘯」,每年湧現2,500萬宗癌病新症。
相隔五年,世衞前天趁世界癌症日前夕再發表《世界癌症報告》,指前年全球有141萬人患癌,較2008年的127萬人增加11%,數字將持續增加,到2032年全球每年會有2,500萬宗癌病新症。
報告預料,這些新症當中有半數屬可預防、與生活習慣有關的癌症,而且普遍會出現在高收入國家,事關這些國家會越來越多人吸煙、飲酒、食加工肉類及缺乏運動,低收入國家則主要會受子宮頸癌一類感染性癌症困擾。

少汽水減癡肥問題

世衞警告患癌人數飆升的同時,也要求大家應正視癡肥問題,這個問題比癌病的威脅還要大。有份撰寫報告的新南威爾斯大學專家斯圖爾德認為,「要抗衡這場癌症海嘯,預防相當重要」,呼籲與會者討論如何鼓勵人改變飲食習慣,包括應把食物的添加糖份含量減少列為首要任務、對汽水和含糖飲品徵稅,以便遏抑癡肥引致的癌病問題。

汽水含糖高禍害如煙草 日喝一罐 死於心血管病風險增三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205/18615312

汽水含糖量高,人人皆知,但不少都巿人為一時之快,愛將汽水當飲料。美國最新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喝一罐汽水,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增三成,再加上很多加工食品都添加糖份,令嗜甜人士每天攝取的糖份嚴重超標,死於中風和心臟病發的機率高兩倍
現代人日常飲食含糖量驚人,汽水、加工食品均含不少添加糖,即使一些味道不甜的食物,如茄汁、沙律醬也添加糖份,令人們每天不知不覺地吃了很多糖份落肚。科學家知道多吃糖不但會令人肥胖,也會引致血壓和壞膽固醇增高,但究竟要攝取多少糖份才會引致心臟病卻不清楚,因此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的華裔科學家楊泉河(譯音)進行了全國有關糖份導致心臟病死亡的追蹤研究。

每天飲兩罐已超標

楊泉河於1988-2010年間分析全國健康調查,訪問了30,000名年齡平均40歲的成年男女,詢問他們的飲食習慣,再利用全國死亡數據來計算攝取過多糖份的心血管病死亡風險。楊泉河根據參與者的攝糖份量而分成五組,由每天佔卡路里少於10%(安全水平)到逾25%。大部份參與者攝糖量超出安全水平,1/10人的添加糖份佔每天應攝取熱量逾25%。
研究員有近12,000人的死亡數據,包括831人在這段期間死於心臟病,並發現攝糖量越多,死亡的風險越高。以一罐12安士(350毫升)汽水為例,含糖量相當於9茶匙砂糖,熱量相當於140千卡路里,相當於每天應攝取2,000千卡路里熱量的7%,每天飲兩罐汽水就已超標。
研究結果發現,每天喝一罐汽水的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每周只喝一罐汽水的人高29%。每天喝兩罐汽水(從糖份攝取15%熱量)的人,死於心血管病的風險,較每天從糖份攝少於10%的人高20%;至於每天從糖份攝取至少25%熱量的人,死於心血管病的風險高兩倍
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的衞生政策專家施密特(Laura Schmidt)坦言,民眾可能沒想過汽水的禍害如此嚴重,「我每天攝取2,000千卡,沒有暴飲暴食,也沒有超重,但原來我每天只喝一罐汽水,死於心臟病的機會增1/3」。
添加糖並非汽水獨有,很多加工食物都是人類攝取過量添加糖的元凶,包括蛋糕、批餅、果汁、糖果、雪糕、乳製品等。另外,被視為健康的沙律醬、麵包、茄汁甚至乳酪等也含糖量驚人,施密特坦言,巿面77%包裝食物也有添加糖,「基本上你覺得美味的東西也有添加糖,消費者實在很難知道自己原來攝取過量糖份」。

英組織促徵「糖稅」

英國健康組織「Act On Sugar」形容,汽水已是「新煙草」,促請當局效法煙草稅,開徵「糖稅」或「汽水稅」,及在包裝上強制加警告字句等,打擊添加糖,又促請世界衞生組織將建議添加糖攝取量,由佔總身體攝取的總熱量最好低於10%,減至少於5%。

日飲一罐汽水心臟病風險增1/3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china_world/20140205/00180_002.html

吃糖過多致命?美國一項大規模研究指,吃糖過多或會引發中風和致命性心臟疾病。即使每日只飲一罐汽水,亦足以令患心臟病風險提高三分之一;如每日吸收的卡路里四分之一來自糖分,患病風險更會增加兩倍。

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的研究員,調查於一九八八至二○一○年間,逾三萬名平均年齡達四十四歲的美國成人的健康狀況。結果顯示,大量攝取糖分的人,因血壓或膽固醇過高,較只進食加入極少糖分食品的人,患上心臟病致早死的機會高近三倍
研究亦發現,因日常許多加工食品及汽水都隱含極多糖分,一般人不需要攝入額外糖分,便會大幅增加患病風險

促兒童餐減高糖飲料

逾百個美國健康組織和營養專家近日聯署去信,要求連鎖快餐店將含高糖分飲料,從兒童餐單中刪除。他們引述研究指,每日額外飲一杯汽水,會使兒童癡肥風險增加六成。

食一頓快餐即肥咗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china_world/20140205/00180_001.html

快餐飲食文化無處不在,世界衞生組織刊登的一項研究,計算出快餐的肥胖代價,發現只要吃一頓,體重指標(BMI)平均增加零點零三,達二十五則屬超重。全球民眾吃快餐次數,過去十多年有所增多,研究員指若政府介入,加強管制快餐業,可扭轉癡肥人數上升的趨勢。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研究發現,由一九九九至二○○八年間,全球民眾吃快餐的次數,從平均每人每年廿七餐,增加到三十三餐。由此推算,只要吃一頓快餐,BMI平均增加零點零三。在這期間,廿五個高收入國家國民的平均BMI,由廿五點八增加至廿六點四。

中國人同受風氣影響

研究發現,吃快餐次數增加最多的國家,包括加拿大、澳洲、愛爾蘭及新西蘭,它們市場自由化程度較大;增加最少的國家則包括意大利、荷蘭、希臘與比利時等,這些國家對快餐業有較嚴格規定。研究員又指,近年愈來愈多中國人吃快餐,令癡肥率急升。
研究主要對象為高收入國家,但結果亦與發展中國家息息相關,因全球國家近三十年,都經歷全球化和撤銷市場管制規定。數據顯示,廿五個高收入國家的國民,過去十五年平均屬過重。研究展開初期,美國快餐文化已接近飽和,所以十年間數字沒甚麼變化。美國三分之二人現時屬過重或癡肥。

專家:不管制可成災難

領導研究的公共健康科學系教授沃格利(Roberto De Vogli)表示,如要解決傳染病般的癡肥問題,政府有必要強而有力地介入,他說:「除非各國政府採取行動管制,否則市場的無形之手,會繼續令癡肥問題在全球風行,對未來公共醫療和經濟生產力構成災難性影響。」世衞健康營養司總監布蘭卡指,研究反映公共政策解決癡肥問題的重要性。
癡肥可帶來長期健康問題,包括糖尿病、心臟病、中風和癌症等。研究員指,各國政府若加緊管制快餐業,可減少癡肥人數,建議各國政府管制快餐食物廣告,並給予企業經濟誘因,售賣健康食物。研究近日在世界衞生組織公報刊登。

BMI指標

BMI值=體重(公斤)/身高(米)^2
身體狀況 BMI值
健康 18.5-24.9
超重 25-29.9
嚴重超重 >30

羊水栓塞若遲救 死亡率八成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40205/00176_003.html

羊水栓塞症屬極罕見併發症,有醫學文獻顯示每八千至一萬名產婦,才有一名在分娩時出現羊水栓塞症,且死亡率頗高,即使做足產前檢查亦難逃過風險。私人執業婦科專科醫生靳嘉仁表示,羊水會短時間內走入母體血管並堵塞血管,令產婦心臟衰竭或子宮流血不止,產婦的死亡率可高達八成。有深切治療部醫生指,即使保得住嬰兒的性命,嬰兒長大後有腦部缺陷的風險亦逾五成。

羊水入血過敏致大失血

靳嘉仁醫生指,產婦併發羊水栓塞症時,羊水會經子宮靜脈流入母體內,羊水內包含嬰兒的毛髮、皮膚或細胞組織,進入肺部足以堵塞肺血管,影響產婦呼吸。此外,入血後產婦亦會對羊水呈過敏反應,令血壓降低、體內血小板數量急降,導致大量出血。他說,產婦子宮較大令羊水過多,或產婦接受緊急開刀時羊水經子宮傷口進入母體血液系統,都會併發羊水栓塞,醫生需盡快以藥物保持產婦的血壓穩定、大量輸血、止血及利用氧氣機協助呼吸才能保命,但情況惡化得非常快,他曾遇過個案在五至十分鐘內血壓已經急降,繼而休克。
靳嘉仁引述文獻指,若於休克時已即時發現是羊水栓塞並施救,產婦死亡率或可降低至四成,但若休克後過一段時間才做手術搶救,死亡率高達八至九成,即使能維持性命,產婦腦部或心臟因曾經缺血嚴重受損,或會變成「植物人」。至於嬰兒若能在十分鐘內從母體取出及深切治療,存活率較高。

美一成半個案變植物人

伊利沙伯醫院深切治療部主管黎鏡堯翻查過往文獻指,每八千至一萬名產婦僅有一人生產期間併發羊水栓塞症。按美國數據指出,產婦死亡率高達六成一,亦有一成半人即使存活也變成「植物人」。他又說,產婦併發羊水栓塞時,血液會自然流向產婦的腦部,為產婦「吊命」,胎盤血壓因此減少,令嬰兒供血不足,故嬰兒即使存活,亦有機會因長期缺氧導致腦部受損。
本港分娩死亡數字不算高,根據衞生防護中心主要健康指標,本港於一二年每十萬宗分娩個案中,有二點二宗產婦死亡個案。醫院管理局轄下公立醫院由○七年至今則累積九宗與分娩相關的死亡個案。

女督察難產母死B危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40205/00174_001.html

女警官年初三「赤口」產子生悲劇,出現「萬中無一」的羊水栓塞症,不幸母亡子危。三十三歲的CID女高級督察黃麗瑩,去年喜懷男胎,初為人母的她產前檢查無異樣,初三在伊利沙伯醫院待產期間突然昏迷,醫生要剖腹「救嬰」,但母親出現羊水栓塞症及子宮大出血,即使切除子宮止血亦無法救回其命,她未有機會見兒子一面便陰陽永訣,男嬰則留醫深切治療部,其家人傷心欲絕,女死者的同袍深感悲痛及錯愕。由於事件罕見,醫管局成立根本成因分析委員會跟進事件,已將個案交死因裁判官跟進。

緊急剖腹 大量失血

黃在懷孕四十周後,於本月一日入院待產,至二日凌晨她被送入產房待產,至凌晨四時突被發現失去知覺,胎兒心跳減慢,醫生立即搶救,用產鉗將胎兒取出。據悉,黃剖腹後大量失血,曾出現心跳停頓情況,同時出現彌散性血管內凝血併發症,醫生初步診斷為羊水栓塞,即時為她進行急救,其後她子宮大出血,故要為她進行子宮切除手術,以減低出血量,但大量輸血及止血後,情況未有好轉,於二月二日上午十時許,未趕及送往深切治療已告不治。而已足月的男嬰,在新生嬰兒深切治療部(NICU)留醫,現況嚴重。

2014年2月2日 星期日

揀飲擇食 健康好過年

http://www.3phk.com/v5article.asp?id=2916&folder=hot_topics&section=healthinfo&issue=153

《醫.藥.人》 第 153 期

農曆新年是中國傳統最重要的日子,寓意著一年伊始。過年放假,心情輕鬆,糖果糕點吃多了腰部當然又長幾公分。只要淺嘗輒止,便可開心健康好過年。

  新年期間不離吃吃喝喝,無論在家中看千篇一律的「春晚」節目還是到親友家中閒坐,都是糖果年糕不離口,巧克力瓜子不離手,短短幾天年假可能已令我們增加三五七磅。如果身體健康正常,稍為放肆也不為過,但若是糖尿病、心臟病或高膽固醇患者,太過放任,結果可能傷腎傷肝又傷心。
  常見的過年食品都是以含大量脂肪、糖和熱量為主,一些傳統的油角煎糕雖然可口酥脆,不離煎炸,對高膽固醇及心臟病人更不適宜。我們且看看一般常吃的傳統新年食物熱量有多高。
油角  傳統酥脆油角內包著碎花生、沙糖、芝麻,經過油炸之後,小小一隻油角已經超過100卡路里,吃兩隻差不多等同一碗白飯的熱量(200-240卡路里),而我們吃油角通常都不會只吃一兩隻,若再加上其他也是用油炸成的如笑口棗或煎堆仔等等,熱量一下子就超標,且不能飽肚。
年糕/馬蹄糕  應節食品年糕是用糯米粉、粘米粉加糖製成,吃的時候為了要更可口,通常用油再加些雞蛋煎香,如果是椰汁年糕更會混和椰油,煎香的年糕味道的確很好,卻是名副其實高糖、高油、高膽固醇的三高食物,吃一塊年糕足有百多卡路里。有人以為馬蹄糕會較健康,馬蹄糕的主要成分馬蹄是馬蹄粉拌麵粉,含大量澱粉,因為要混合大量糖分才會好吃,再加油煎,熱量並不下於年糕。
蘿蔔糕/芋頭糕  相對來說,蘿蔔糕與芋頭糕少糖,比年糕及馬蹄糕健康,但是蘿蔔糕及芋頭糕會加入大量臘味,增加了脂肪和膽固醇含量,所以熱量與年糕不遑多讓,有些人吃蘿蔔糕及芋頭糕時會加上醬汁調味,更不健康。
曲奇餅與糖果  曲奇餅是現代人送禮自奉的常見小吃,但曲奇餅的熱量奇高,因為要用大量糖及牛油製造,一小塊已經足有50卡路里,若加上其他配料如巧克力、果仁,隨時是另一款「三高」食品。糖果不利健康,可免應免。
糖蓮子與糖冬瓜  蓮子、冬瓜本來熱量不高而且健康,但是糖蓮子和糖冬瓜則外裹厚厚糖霜,糖分自然高,一顆糖蓮子或一塊糖冬瓜熱量約40卡路里,更且防腐劑及漂白劑不少,宜高度注意少吃。
瓜子  瓜子屬果仁類,雖然糖分低但脂肪量高,某些瓜子(黑瓜子及白瓜子)還會加上鹽炒烘,高血壓患者不宜。瓜子的油脂雖然是較好的脂肪,但吃瓜子通常容易過量,不小心便已吃一大盤。
  過年過節,甚麼都吃一點才有趣味,否則人家吃自家不能吃,實在令人心理不平衡。要吃得健康,首先要買得健康,在購買過節食品時應偏向選買些較有益的食品,避免買太多油炸、不健康的預先製造及包裝食物,可減少對身體的影響。
購買優質貨品  市面上應節食物一大堆,其中不乏質劣貨品,買賀年食品最好揀些符合食品安全及質優的食物,不要買些來歷不明的年糕、蘿蔔糕之類製品,起碼就算攝入高熱量或高膽固醇,也可減少攝入過量添加劑或防腐劑。新年檔期是廠商清貨的季節,有些賀年食品可能早在過年前幾個月前已經包裝造好,等待新年期間才推出應節,商家為了保持食品的顏色與賣相,無可避免地加入防腐劑及色素。這些食物容易造成過敏,對發育未完全的小孩子影響最大。
  如果你必須購買的話,應注要包裝、冷藏方法及保存日期。外觀是消費者的心理障礙,雖然明知道顏色太鮮艷一定不妥,卻很難撇除成見的買些外觀不討喜的貨品。但是消費者應注意,太白太紅都要避免,聞起來覺得怪的都不要購買。
  購買糕點及小食時,應注意食用期限及包裝是否完好,另外,亦要注意食品選用的材料及製作方法,注意營養標籤成分。
吃好的食物  過新年,沒有大魚大肉好像很對不起自己。
  其實香港食物豐裕,根本天天都是大魚大肉,新年只是找個藉口吃得更心安理得。吃魚吃肉並無不可,只要吃簡單優質的食物便好,最重要是除雞豬牛魚外,應要多吃蔬菜水果。不妨跟隨中國傳統習俗,在大年初一吃齋,清清腸胃。
  吃的時候記住七分飽,最多吃到八分就好了,更要以少鹽少油為大原則,沒有暴食暴飲,腸胃就不會發脾氣。
「揀飲擇食」  揀飲擇食是以自己健康為大原則來選擇適合的飲品及食物。
  過年時與朋友共敘,大多是一起看電視、聊天,或是方城小戰,巧克力、糖果、瓜子等高糖分高熱量食物不停吃,汽水、啤酒不停喝,不知不覺間就會過量。這些零食不見得對健康有好處,不過,如果我們聰明地揀些健康食物來進食,例如小吃盡量揀些有益的,如果仁或瓜子(雖然熱量高但糖分低),又例如以喝茶替代汽水啤酒,便會健康得多。含糖飲料最大的陷阱不是致胖,而是致病,切切要戒。當然,清水最健康、最經濟亦最有益。
水果代甜品  女生特別愛甜品,如果不吃甜品,一整頓飯總嫌美中不足,故此縱使大家都知道甜品對身體壞處多於好處,卻常會放肆自己吃了再算。
  甜品可安撫人的情緒,使人心情愉快,偶一為之有益無害,但是連續天天吃便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尤其血糖高的人,吃太甜的食物始終不宜,最佳方法是以水果代替甜品,果糖比精緻糖健康,且水果含纖維,比只吸收空白卡路里的甜品營養價值高得多。
小貼士  現代人沒時間也是沒心思在家中煮飯做菜,但如果你想在新年期間吃得健康,洗手作羹湯是個不錯的選擇。脂肪是造成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的因素之一,因此減少飲食中的油脂可減少上述疾病的發生機會。
  • 多用蒸、煮、燙、燉等不用額外加大量食油的方法製作料理。
  • 吃馬蹄糕、芋頭糕或蘿蔔糕時,盡可能以蒸代替煎,可減少油脂攝取。如果自己蒸煮芋頭糕或蘿蔔糕,記得多些蘿蔔芋頭少些臘味,便最為理想。
  • 含糖食物容易使人發胖,且對血糖有不利影響,要小心注意,不要多吃,傳統的糖蓮子、糖蓮藕,還有椰汁糖年糕等等,只宜淺嘗。
  • 盡量少吃勾芡的食物,醬汁是由豉油、味精、糖、鹽組成,高鹽使水分留在人體造成水腫、血壓升高,不利心臟、腎臟。
  農曆新年一年一度,不能與親朋共敘開懷大嚼是不合情理的,但若是醫生或營養師告誡不能放肆亂吃的慢性疾病患者,則在任何情況下(包括過新年)都應該謹遵叮囑,小心控制飲食,以免影響病情。統計顯示,春節期間是糖尿病及心臟病患者的發病高風險時候。保持少油、少鹽、少糖的健康飲食原則,才可以快樂健康過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