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4日 星期一

中五生物筆記 2nd Term NE 18: 22.3B 呼吸作用

B

克雷伯氏循環 (Krebs cycle)(課本3p. 22-11

Ø  (1) 線粒體基質 中發生,由特定的(2) 催化
Ø  包括兩個主要步驟:

1      乙酰輔酶 A 與四碳化合物結合
n  乙酰輔酶 A (二碳) 1四碳化合物結合成一個(3) 六碳 化合物

n  釋出的輔酶A可以不停地(4) 再生,把其他從丙酮酸鹽形成的(5) 乙酰輔酶A 帶到克雷伯氏循環中

2      四碳化合物的再生
n  六碳化合物會逐步(6) 分解 氧化,使原來的四碳化合物再生。過程中:
l  (7) 個碳原子會逐一除去,並以(8) 二氧化碳 的形式釋出
l  (9) 失去,由
²  NAD接受,使NAD 還原成(10) NADH
²  (11) FAD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另一種載體分子)接受,使之還原成(12) FADH

l  還會產生一個(13) ATP 分子。

n  在每個循環中,1丙酮酸鹽分子可產生
l  2 (14) 二氧化碳
l  3 (15) NADH
l  1 FADH
l  1 (16) ATP

n  由於每個葡萄糖分子可產生2丙酮酸鹽分子,所以每個葡萄糖分子合共產生
l  (17) NADH
l  (18) FADH

l  (19) ATP

C

氧化磷酸化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課本3p. 22-13

Ø  需氧呼吸的最後階段在線粒體的(20) 外膜 / 內膜 進行

Ø  這階段透過把NADHFADH (21) 氧化,釋出能量進行(22) 磷酸化 來產生ATP分子,因此稱為(23) 氧化磷酸化

Œ  在糖酵解和克雷伯氏循環產生的NADHFADH分子失去(24) ,分別(25) 氧化 NADFAD
NADFAD失去氫而再生,可再次用於糖酵解和克雷伯氏循環中接受(26)
  氫原子分裂成(27) 離子(28) 電子
Ž  電子經一系列(29) 氧化還原 反應釋出能量 (電子傳遞鏈),產生(30) ATP 分子。這些反應由線粒體(31) 內膜 上的酶催化。

  最後,氫離子電子最終電子受體 (32) 結合,形成(33)


註: 每個NADH分子的氧化會產生3ATP分子

每個FADH分子的氧化會產生2ATP分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